前年歸化李凱爾跨出中國男籃歷史第一步后,這兩年中國男籃也一直在尋找新的歸化目標。不過礙于國情的復雜,想要再迎來一名新的歸化球員,并不是那么簡單。近期,中國籃協已經正式啟動歸化球員的相關事宜,但考慮到一系列的復雜條款,且想把皮球給到各家俱樂部自己坐享其成,中國籃協想要繼續迎來新的歸化球員,恐怕就是南柯一夢。
在入籍球員的辦法通知中,選拔原則又包括堅持文化認同、血緣優先、總量控制、能力為重等條件,而入籍球員管理措施又包括要對球員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、制定中文學習計劃、幫助其了解中國歷史和現實國情、識國旗、認國徽、唱國歌。當然,這些東西對于真心想要為國效力的外籍球員,應該還是能夠做到,但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歸化球員不可擁有雙國籍,這一點估計就打退了大多數有意愿為中國效力的外援。
對此,媒體人球圈趙探長也對歸化球員的相關事宜進行了解讀,他透露自己跟CBA俱樂部管理者聊過,有的躍躍欲試,但更多都是處于觀望或者沒想法的狀態,因為歸化對于俱樂部而言確實很困難,尤其是那些民營俱樂部,連自己本土球員發工資都成問題,又怎么會花費那么大力氣去歸化球員呢?
現在中國籃協的一紙文件對于這些俱樂部來說確實是比較空洞的,文中完全就沒有提及會對于俱樂部歸化給予資金上的支持,意思就是讓俱樂部自己看著辦,你們如果可以歸化球員,我就能直接拿來用,而不用自己去花費力氣。如果籃協不進行相關的政策扶持,要光靠俱樂部去歸化,從而坐享其成,那么這所謂的歸化相關事宜,確實沒有存在的必要了。
在CBA打球的外援,能夠像血布那樣職業生涯掙了上億美金的確實是鳳毛麟角,要讓他們退籍,先不說他們是否愿意,據媒體人別跑剛背豬透露,美國那邊的退籍制度很不友好,手續繁瑣,然后要繳納大量的退籍稅,且每個州的標準也不一樣,如果給的錢不夠,收入還不及退籍稅帶來的損失,人家憑什么要費力不討好?
所以,如果中國籃協想要尋找新的歸化球員,確實得拿出更多的誠意,而不是用一大堆條條框框去進行限制,且還想“空手套白狼”。